后浇带如何处理


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、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,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,在板(包括基础底板)、墙、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,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,经过构件内部收缩,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,将结构连成整体,该施工缝混凝土称为后浇带。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,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。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,所以后浇带的体积要单独计算。

为了解决后浇带的体积计算问题,软件在“墙”类型下,虚拟了一个后浇带的构件如图1,后浇带为虚拟构件,本身不记取做法。由于后浇带部位不同,分为墙后浇带、梁后浇带、板后浇带等,需要在各自的构件“做法”里选择计算内容如图2~4。


图1

板:在做法里套后浇带项目


图2

梁:在做法里套后浇带项目


图3

墙:在做法里套后浇带项目


图4

其画法与墙相同,后浇带一般为全楼层贯穿,可通过“楼层复制”将当前层后浇带复制到其它楼层。

显示效果:

计算结果查看:


梁体积(扣梁后浇带)

 


梁后浇带体积

 


墙体积(扣墙后浇带)

 


墙后浇带体积

 


板体积(扣板后浇带)

 


板后浇带体积

为了正确计算后浇带,还要设置好后浇带的扣减关系,而且后浇带的材质还有定义成砼,因为其他材质不需要计算后浇带。

后浇带的扣减关系设置如下图:


板后浇带的扣减关系

 


墙后浇带的扣减关系(承重墙、非承重墙等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置)

 


梁后浇带的扣减关系(框架梁、肋梁都需要设置)